厭學是學生對學習活動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態度等心理狀態及其行為中的不良表現方式。厭學通常以一定的行為表現出來。
大學生的厭學行為表現在以下諸多方面:
(1)在思想上表現為胸無大志,目光短淺,缺乏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理想淡漠,信念喪失,沒有追求,沒有奮斗目標,整天無精打采,萎靡不振,精神空虛;
(2)在學習上表現為態度馬虎,敷衍了事,得過且過,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把學習當作苦差事,少學為好,不學為妙,沒有恒心,缺乏毅力,經常逃課,抄襲作業,考試作弊;
(3)在生活上表現為懶散,惰性大,不遵守學習紀律,對學習沒有興趣,浪費時光。而這些行為后面均各有其不同的動機。心理學認為,動機是指引個體趨向于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可見動機是行為的內動力,是行為的內在心理原因。學習活動的動機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指引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并導致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大學生厭學現象的原因,是他們缺乏學習動機,即缺乏學習活動的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