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沂蒙山,聳立著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的豐碑;滔滔沂河水,激蕩著沂蒙兒女艱苦創業、開拓奮進的激情。為慶祝建黨90周年,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沂蒙精神,重溫我黨艱苦奮斗的革命歷史,5月22日,歷史與文化產業學院組織全體教工黨員和教師赴沂蒙山根據地開展紀念活動,并舉行了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
沂蒙山根據是革命老區,在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最后一口糧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為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做出了無私的奉獻和犧牲。新中國成立后,沂蒙人民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果,沂蒙的社會經濟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成為珍貴的政治資源和紅色文化品牌。
在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歷史與文化產業學院全體黨員在院黨委書記賈海寧的帶領下,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全體教職工參觀了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八路軍山東縱隊舊址、《大眾日報》創刊地等革命歷史遺跡,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
沂水縣挖掘當地資源,科學規劃旅游產業,發展文化產業,其旅游產業增加值在山東省縣域經濟中位居前列,創造了若干先進經驗,其中最重要的經驗是抓住了“文化產業創意”這一核心環節。歷史與文化產業學院與沂水縣人民政府協商,決定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學院將組織力量為革命老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沂水縣將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提供實踐教學條件。院長江奔東與沂水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范春生為實踐教學基地揭牌。
學院把創先爭優活動與學院發展建設的業務工作緊密結合。通過這次活動,全體黨員和教職工不僅被當年老區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所震撼,也為今天沂水縣干部群眾拼搏奮進、艱苦創業、踐行科學發展的精神所感動,黨員進一步增強了永葆共產黨人先進性的決心。大家紛紛表示要秉承革命傳統,向老區干部群眾學習,以飽滿的激情和昂揚的斗志,立足本職,潛心學術、關愛學生,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為學校和學院的發展奉獻力量。
(歷史與文化產業學院)
|